關於 “和孩子的對話” 系列#
重啟部落格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記錄經過時光流逝的我的所思、所想、所聞、所行等。年齡稍微大點,就容易忘事;經歷過幾次之後,就開始害怕美好的瞬間、美好的記憶被迅速遺忘;害怕已經踩過的坑、經歷的經驗或教訓,也被很快忘記;害怕讀書、討論時的非常清晰的靈感,在次日就忘得精光。於是,重啟部落格之後,我儘量將有意義的內容記錄下來;其中之一,便是開啟 “和孩子對話” 系列的文字。
關於記錄的內容#
我希望儘量分享一些原創的、高質量的、有價值的內容。原來分享的內容,顯得比較雜;後期,或許我會側重於人工智慧、孩子教育、工作閒聊、精品網路工具與服務等等方面的內容。
"和孩子對話" 值得記錄#
在某種程度上講,孩子就是天生的 “哲學家”#
孩子提的問題,不仔細思考,會覺得孩子問的問題沒有必要、甚至覺得孩子問的問題是鑽牛角尖;如果仔細思考,發現這些問題其實是非常好的,也是非常難以回答的。而往往孩子提出的這些問題,如果仔細思考、引導,都能發現非常有意思的東西。畢竟,孩子的視角相對地沒有那麼多的束縛和偏見,因而,提問題時能夠直擊問題和事情本身。因而,孩子的問題具有哲學家的味道,而被發現的孩子們就是天生的哲學家。而所謂的哲學家,只是在某些問題上比常人思考得更加系統、深入、通透而已。那么,如果鼓勵孩子學會思考,自己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思想收穫。
鼓勵自己和孩子一起進行有意義的思考#
雖然孩子是天生的 “哲學家”,然而我卻不希望孩子成為專業的哲學家;我倒是希望孩子可以學習哲學家那種思維方式,例如直擊問題和事情本身,化繁為簡等等。哲學家需要思考的問題,往往沒有固定的答案,而且容易表現出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特立獨行的孤獨感。而且,如同笛卡爾所思考的那樣,適當的哲學思考,對於人生或許是有意的,但過度哲學思考或許對人生是有害的。
對於我的孩子而言,孩子對哲學是否有興趣,或許對人是否能夠好好地活著,並不是最重要的;而且,孩子是否有哲學興趣,不可以強迫,過度地培養、鼓勵,或許會讓孩子過早地進入 “成人的思想世界”、過早地沒有了童年的樂趣;畢竟,如同蘇軾所言:“人生識字憂患始”;識字尚且如此,何況是獨立的思考。因而,我鼓勵孩子的各種興趣,包括音樂、繪畫、美食、通過編程解決問題等,當然,也鼓勵他進行深度思考。《賈德哲學啟蒙・少兒系列》等等書籍,就是試圖通過父母鼓勵孩子進行思考的好的案例;周國平教授在該書前言中也認為,我們應該鼓勵、陪同孩子一起思考,不要挫傷孩子思考的積極性。【該前言的標題 “鼓勵孩子的哲學興趣” 似乎就有些牽強或文不對題,如果換成 “陪孩子一起思考” 或許會更恰當】
和孩子的對話,因我們都是獨特的而值得記錄#
如果理想地討論,眾生皆平等;而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都值得記錄。
以我為例,我作為兒子時,我是獨特的;而我作為父親時,我也是獨特的。從我的視角出發,記錄生活見聞等,也是獨特的。同樣,孩子雖然小,然而孩子提出的問題同樣值得認真思考,同樣具有意義。就算記錄的內容是我和孩子討論一段無聊的內容,其實也是獨特的,有意義的,至少討論中的我和孩子是高興的、愉悅的。而我在這裡記錄的,或許是孩子認真後問的問題和我認真思考後予以對話的內容。當然,我和孩子的討論,只是一種類似於柏拉圖對話集的對話,並不意味著我的回答就是對的,就是標準答案。而且我深知,無論孩子多大,我也是第一次當這個孩子這個時間段的爸爸,做得不好的、值得反思的地方,也值得記錄下來。正如韓劇《請回答一九八八》裡的台詞那樣,“我也是第一次做爸爸,很多地方都不懂,爸爸做得不好的地方,還請原諒!”(大意如此)。
“和孩子的對話” 即 “和孩子一起思考”#
總之,“和孩子的對話”,其實意味著,“和孩子一起思考” 並記錄思考的過程和內容。記錄對話和思考的過程本身身就有意義;如果記錄和思考的內容,對未來的我和未來的孩子,對讀者有所助益,那便是更有意義了。
說明#
【註釋】:
1. 關於兒童是天生的 “哲學家”,我這裡打引號。但很多直接將其稱為哲學家,似乎不太妥當,畢竟孩童的問題比較稚嫩不成系統。關於將孩童是哲學家的說法,包括皮耶羅・費魯奇的《孩子是個哲學家:重新發現孩子,重新發現自己》;《賈德哲學啟蒙・少兒書系》(6 卷本);專業的學術研究,可以參考費舍爾(Robert Fisher)和沃利(Peter Worley)等人著作和國內高振宇老師的《兒童哲學導論》,參考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