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du

耕读

Learner and Observer, be happy to share useful things.

理性之人及其需要警惕的思維牢籠

通常,我們認為,人,是理性的蘆葦,是理性的動物。也就是說,人的重要特徵是講理性。

而理性是什麼呢?說通俗點,就是道理。成人重要的判定標準是理性的獨立,而未成年人,通過表現為理性上的不獨立、不完整。

講理性,就是講道理,看人看事都講道理。這表現為,我們每個人善於表述清楚自己的觀點,同時學會說明支持自己觀點的理由及其支撐的力度。同時,對於他人的行為或觀點,需要盡量考察事實,聽取當事人的陳述和論述,不可斷章取義、先入為主、不看事實就斷言。

如果我們不思考我們觀點支撐的理由是否充分合理,就盲目地相信這個觀點,那麼,我們容易走向一個極端:不認同自己觀點的,都是錯的,是需要消滅的。

這種觀點,不僅表現為所謂的「小粉紅」,還表現為一些從中國出生長大並留在異國生活,但卻仇視中國的一切的人:他們見到中國不好的現象就罵,包括卻不限於說,支那豬活該,聞到支那人的味就噁心等等。

小粉紅不講道理,或看似講道理,但從根本上是不講道理的,我們需要審慎看待。這種仇視某個群體一切的態度,同樣是不講道理的行為,也需要我們警惕自己滑入這種思維的牢籠。

這種仇視一切的態度,跟小粉紅的態度,其基本立場是一致的:凡是不跟我一樣的想法,都不允許。更重要的是,兩者都不尊重人,不把人看作具體的、活生生的人。

我有時在想,那些說聞到支那人的味就噁心的人,當其面對自己父母時也會這麼說嗎?這種罵或貶低、蔑視態度,就能顯得自己高貴,就能實現自己的目的嗎?人的高貴不應該表現在理性上的對人的尊重,對他人觀點的包容嗎(考慮到我們每個人都可能無法完全理解另外一個人或無法完全把握一個事實的前提下,考慮到人的有限性和人與人之間的平等)?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支那這個詞,原本是中性的,而且用了很久,只是後來被視為是貶義的。支那,原來只是外國對中國的稱呼而已,其出處可能有二,一是源於拉丁文表示中國的詞語 —Sinae(詞根為 Sino)— 的音譯;二是源於梵文表示中國的詞語 —Cina— 的音譯。只是這個詞語後來攙雜民族主義的影響,導致這個詞語具有貶低的意味。而據悉,很可能,拉丁文 Sinae 源於西方國家對當時秦朝名字(Qin,Sin 或 Zin),中間或許經過阿拉伯世界傳入拉丁語世界(關於支那與 Sinae 以及與 Qin 的關係,未經過專業的文獻查驗,僅供參考)。

原文同步於:耕讀博客同名文章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